『國際西藏郵報2019年7月12日』各位海外知名民運人士及各黨派、團體負責人,您們好: 中國的民主化出路,可以選擇“宮廷政變”或者“軍事政變”。軍事政變給國家帶來最少的震盪,最快解決問題,比起全國大亂損失要少很多。 (魏京生語)
中共作為一個信奉暴力的專制集團是不會給你講道理的,它信奉的只有槍桿子。那種認為通過官民互動,中共會主動放棄對權力的壟斷開啟政改、擁抱普世價值的想法,現在找不到任何根據,是一廂情願、自欺欺人的。在中共的嚴密監控下,中國社會早已碎片化、原子化,隨著AI技術用於民眾監控,這一趨勢更加惡化,類似“8964”有組織、具規模、全國聯動的民眾抗議活動已經不可能。
中國人在漫長的歷史浸淫中形成的民族劣根性、奴性、對獨裁專制超強的耐受力使中共政權在一次次的社會政治經濟危機中挺了過來。況且世界早已告別了冷兵器時代,在一個人民不可以合法持有槍械甚至某些地方買菜刀都要實名制的情況下,號召人民起來推翻擁有現代化武器裝備的專制政權是不現實的。
普通民眾忙於衣食、自私狹隘、目光短淺,中國人的劣質、特質決定了改變中國祇能走強人政治的道路,即以最後的獨裁實現民主(蔣經國、李登輝式的台灣道路),或是軍事政變為先,繼之強人以強力推行憲政民主體制。國人只認強權、不認真理的奴性決定了強人以強力推行憲政民主的可行性:不會遭遇共產原教旨主義及狹隘民族主義具力量的抵抗。中共所謂“槍桿子裡面出政權”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槍桿子裡可以出獨裁專制政權,也可以出憲政民主的新中國。
蔡鍔(1882—1916),一代名將,因率先舉旗“為國民爭人格”、推倒袁世凱帝制,而被譽為“再造共和第一人”。 1915年(民國4年)11月,反對袁世凱稱帝的蔡鍔在梁啟超的幫助下逃離北京,回到雲南。 12月25日,唐繼堯發表云南省獨立宣言。同時組織了討伐袁世凱的護國軍,蔡鍔任護國軍第1軍總司令(第2軍總司令李烈鈞、第3軍總司令唐繼堯)。
護國戰爭爆發。 1916年(民國5年)春,蔡鍔率2萬人的護國軍第1軍在四川省的瀘州、納溪(今瀘州市納溪區)一帶擊敗了8萬人的北京政府軍。隨後,廣西省的陸榮廷發表獨立宣言,隨後出兵湖南,在5月6日至5月19日進行的武岡衡陽戰鬥中,決定性的殲滅湖南的北洋軍。不久,袁世凱便取消帝制。 1916年11月8日,蔡鍔在九州帝國大學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今九州大學病院)逝世。 (據維基百科)
今日中共之習偽政權,敵視普世價值,取消國家主席任期,迫害人權律師,打擊良心知識分子···,其倒行逆施、開歷史倒車,活脫脫一個當代袁世凱再世。當今中國,迫切需要一位類似蔡鍔式的歷史人物挽狂瀾於即倒,救人民、國家於危途。
同時現在的中國,也有的是希望在中國實現自由民主的有錢人,有的是不愁衣食、嫉共產黨之惡如仇的中產者,有鑑於此,特設立“蔡鍔護國獎”,同時設立“蔡鍔護國獎”基金——提供一個讓財富改變中國的機會。 “蔡鍔護國獎”用於獎勵共產黨統治集團內部以實際行動致力於結束一黨專政、實行憲政民主的高層改革派人士,用於獎勵發動政變、軍變以結束一黨專政、實行憲政民主的解放軍將領。
而“蔡鍔護國獎”基金的設立則是為“蔡鍔護國獎”籌集、管理、投資頒獎資金。 “蔡鍔護國獎”不是一個定期頒發的獎項,而是有值得授予該獎項的人士產生才頒發的獎項,並且該獎項實行累計全額頒發政策,成功實現政變、軍變結束共產黨一黨專政、穩定政局過渡到憲政民主的共產黨高層、解放軍將領將領取該基金總額作為“蔡鍔護國獎”的獎金。
通過對該獎項、該基金的廣泛宣傳,一方面使國內外、海內外有資金實力、嚮往自由民主的中國人(即潛在捐款者)了解認識該獎項、該基金,起到累積資金、壯大基金的作用,只要基金總額一路飆升上去,1億、10億、100億甚至1000億,即使不從正義的角度、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中國一定會迎來改變——讓財富改變中國;一方面使國內的共產黨高層、解放軍將領(即潛在政變、軍變者)了解認識該獎項、該基金,足以在現已離心離德的中共內部加大恐慌,加深互相猜疑,加速中共的分裂,瓦解其黨心、軍心,為軍中有膽識的人士創造起義的機會,當然也不排除中共軍中人士在內鬥中失勢、被迫起義的可能。正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中國憲政民主的春天一定早日到來。
源於此,作為這一願景的催化劑——在海外設立“蔡鍔護國獎”,希望有擔當的海外民運組織及權威人士予以考慮。
建議海外民運設立“蔡鍔護國獎”、 “蔡鍔護國獎”基金的公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