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喇嘛出席拉爾巴哈杜爾夏斯特里管理學院第二十三屆畢業典禮

Typography
  • Smaller Small Medium Big Bigger
  • Default Helvetica Segoe Georgia Times

『國際西藏郵報2018年4月24日台北編譯報導』2018年4月23日早上,達賴喇嘛尊者抵達杜瓦爾卡新德里郊區的拉爾巴哈杜爾夏斯特里管理學院(LBSIM),受到該校董事長斯利瓦斯塔瓦博士(Dr DK Srivastava)和董事會主席阿里.夏思祖(Anil Shastri)的熱誠迎接。由於尊者與印度第二任總理私交甚篤,毫不費力地接近了拉爾.巴哈杜爾.夏斯特里的半身肖像,向前向肖像敬獻白色哈達。

穿戴博士袍和帽後,尊者加入進入禮堂的行列。在講臺側面,加入了夏斯特里的兒子,在夏斯特里肖像前供上一盞燈,獻花。在主席致詞後,為畢業生授證。

在畢業典禮上發言,尊者一開始便告訴夏斯特里,因為他與父親之間的特殊聯繫,他把他視為一個特別的兄弟。然後,尊者問候在場的與會者,「親愛的兄弟姐妹們,我總是這樣開始我的談話,因為我相信,在現實中,今天存活在地球上的70億人類都是一個大家庭的兄弟姐妹。我們在精神上、身體上和情緒上都一樣。我們都希望能夠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科學家們從實驗表明人性本善。當你是善良的,你的身體健康便有改善;而如果不斷地充斥著仇恨和憤怒,便會破壞你的免疫系統。」

尊者問著400多位在場與會者,想看見微笑、還是皺著眉頭的臉孔?大家齊聲叫出,「微笑」。

「你們都說對了,」尊者說,「更多的證據表明我們的基本天性是和平與慈悲的。畢竟,我們的生命是從母親的愛和照護下開始的。今天,我們面臨的許多問題都是我們自己製造的。為什麼?因為太多的憤怒、競爭、恐懼和焦慮。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應該更關注愛與良善的感受,因為這是我們的基本人性。相反的,問題之所以出現,全然是因為我們過於關注國籍、種族、膚色、信仰等次要差異,包括富人、還是窮人,以及在這個國家,他們屬於什麼種姓的分歧;形成『我們』 和『他們』的分別,反過來又導致分裂和衝突。因此, 在我們現代教育體制中,急需提升人類的一體感。」

「然而,總體上,現代教育朝向物質目標。我們傾向於尋求感官的體驗,追求短暫的外在享樂,而不是與我們的主要思想或心靈意識接觸。古印度傳統對心智的運作,具有更全面的瞭解,包括對情感的理解、以及如何管理。由慈悲展現出非暴力的動機,進而實踐非暴力與慈悲。從實踐奢摩他與毗婆舍那,培養平靜的心靈和洞察力,成就無我的觀念。佛陀不反對緣起中的相對主體和自由意志。佛說現象緣起之外,別無現象外的本體。」尊者說,「如今,量子物理學家斷言,沒有任何客觀的存在。他們強調觀察者的關鍵作用。但是當我們想更多地瞭解觀察者時,他們並沒有答案。古老的印度傳統勾勒出正面和破壞性情緒的存在,直指真正的麻煩製造者是破壞性情緒。因為他們的出現與我們的心靈相關,處理這些問題是我們自己的責任。向上帝或佛陀祈求,將沒有效果。這就是為什麼正如我的建議保持生理衛生的原因,我們也需要培養一種情緒衛生。想想你如何讓生氣造成自己失去心靈的平靜,甚至不能好好地享用你的食物,甚至傷害自己。相反的,最好是透過訓練你的心靈防止或消除憤怒。」

尊者解釋說,有一段時間,科學家只談論大腦是如何運作。現在更多的人認知心智的重要作用,心靈可以訓練;當訓練心智時,會影響大腦中可塑的、可觀察的變化。

「這就是我想和你們分享的。」尊者總結說,「由於大家的勤奮學習,獲得了文憑,在此也祝賀大家。但這個成就本身不會帶給你內心的平靜。請去追尋我所敦促大家要更加注意的古印度心理學。這是印度能夠為創造一個更加富有慈悲心的世界,作出積極貢獻的領域之一。」

表達對拉爾.巴哈杜爾.夏斯特里的敬佩,以及對他太早去世的遺憾時,尊者說,「雖然他不在我們的身邊,但我們保持他的精神不朽。」

與會嘉賓和董事會成員與畢業生在講臺上拍攝一系列照片後,所有與會嘉賓共進午餐;隨後,尊者返回下榻的旅館。

https://www.facebook.com/Jamyangrin/videos/1877001272330533/

語言翻譯

afsqarhyazeubebgcazh-CNcsdanlenettlfifrglkadeelhtiwhihuisidgaitjakolalvltmkmsmtnofaplptrorugdsrskslesswsvthtrukurvicy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