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刊登一篇長文,詳細介紹和分析中共中央統戰部在總書記習近平的督促下,如何為中國擴大國際影響力所承擔的任務和角色,文章還引述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張裔炯日前在十九大召開期間的記者會上所言,統戰工作“發揮了重要的法寶作用”。
報道同時又披露了統戰部一共有9個局,各司其職,對本國和全世界幾乎是滴水不漏。報道又指,自從習近平上台之後,中國的統戰工作已滲入強硬的自信元素,可說是軟硬兼施,與之前的中共領導作風大相徑庭。
根據報道,統戰部位於北京市府右街135號,長長的一幢大樓佔了整條街大約200公尺,足可反映中國統一本國和全世界人民這條戰線的野心,而這也就是中國向全球發動“軟實力”攻勢的總部。
金融時報稱,該報深入調查中共統戰部在好幾個國家的活動,發現活動由中共最高當局作出指示,然後對一些團體和個人進行微笑攻勢,或對其作出攻奸,整體的目的是贏取海外對中國政策的支持,累積影響力以及彙集情報。
統戰部雖然拒絕該報的採訪,但金融時報卻取得一本統戰部內部幹部的工作手冊,詳細的介紹該組織所負起的全球性任務,使用的措辭明顯是恩威並用,有誆騙也有威嚇,例如幹部們應該在全球“統戰一切可被統戰的對象”,但對一些意圖分裂中國或阻礙中國發展的“海外敵對分子”,則要向他們無情的建立一面“鐵打的長城”。
報道引述這本手冊內容說:“統戰是一大法寶,可以幫我們解決一萬個問題,爭取勝利。”報道又引述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張裔炯在十九大記者會上說:“統一戰線不斷創新發展、鞏固廣大,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發揮了重要的法寶作用。”他又說,如果希望中國復興強大,就要全面和更好的運用這個法寶。
報道指,統戰部轄下的9個局,全面覆蓋所有被中共視為足可威脅其政權的範圍。例如第3局,就專門負責港、澳、台以及海外180個國家的6000萬華人;第2局處理宗教事務;第7和第9局,則分別應對西藏和新疆這兩個經常鬧分裂活動的自治區。
澳洲一個智庫Lowy學會的主任瓦勞爾女士說,自從習近平上台之後,所謂中國和平崛起的說法,語調似乎變得更硬,“重心肯定已有所改變,儘管向外派發定心丸仍然重要,但中國現在似乎要強迫他人接受它所要的觀感,它認為世界都對中國有偏見”。
統戰工作轉趨強硬可從中共如何對付達賴喇嘛十四世對活佛轉世的問題而可見一斑。統戰部的任務是要在中國境內監督找尋活佛轉世的工作,以免這個轉世的活佛出現在一個中國管不到的地方。
金融時報指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當局已經炮製了一個官方認可的數據庫,裡面列出西藏境內1300個“活佛”的資料,一旦在需要時,隨時可以找到一個北京認可的活佛。
中共雖是無神論者,但一切宗教事務均由統戰部處理,這包括中國佛教協會、道教協會、伊斯蘭協會、天主教愛國協會以及三自(基督教)愛國運動委員會。統戰部因此也負責北京與梵蒂岡建交的談判事宜。
對北京而言,差不多40年的經濟改革已經帶來社會日漸多元化的局面,而這正正就是重用統戰部的時勢,以維繫對中共的忠誠和支持。過去中共的領導都注重統戰工作,但習近平對統戰部的重視卻較之前更顯著,他在2014年和2015年提升了該部的地位和權力。
報道指出,處理新疆事務的第9局,就是由習近平親自下令成立。他同時又下令成立一個領導小組,專門負責統戰活動,顯示統戰工作已經由政治局直接指揮。
習近平對統戰部的功能,作出的全面的提升。他在2015年5月出席中央統戰工作會議時強調:“統戰工作是全黨的工作,必須全黨重視,大家共同來做。要堅持
黨委統一領導、統戰部牽頭協調、有關方面各負其責的大統戰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
報道引述一名拒絕姓名見報的中共官員說,自此之後,統戰部人員被委任到黨和政府部門的人數激增。
這個發展對負責海外華人工作的統戰人員,無疑是一強心劑。統戰部對6000萬海外華人有好幾種手法,包括感性的“血濃於水”,或注重意識形態,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動之以利,向一些對北京有利用價值的海外華人組織和個人提供資金和其他資料。
除了上述的一些海外草根團體,更大的統戰報酬是統得對西方國家可以發揮影響力的從政者。報道引述幹部手冊指出,當局樂意見到加拿大多倫多有華人參選人成功當選。2003年,25個參選人中有6個當選,到了2006年,44個參選人中有10個當選。
報道引述冊子的內容說:“我們工作應注重更高層次的個人和組織,在社會主流活動,有進一步發展的前景。”
發展此類政治影響力,有時也會遇到尷尬。新西蘭的情報組織發現,國會一個在中國出生的議員,過去15年曾經就讀中國一家著名的軍事學院。金融時報發現,名叫楊健(譯音)的議員從1994年開始,是統戰部一個卧底,楊在中國多個上層的學院接受訓練和擔任教導工作超過10年,其中包括中國頂尖的軍事情報學院的外語教師。楊在2014年至2016年期間,出任新西蘭國會的外交、國防和貿易委員會的成員。
2010年,加拿大的國家情報機關主任曾公開警告,加拿大數個省的廳長和政府人員,存在為外國工作的人員,特別是中國。澳洲最近也表示,它對中國情報活動試圖影響國家政策,表示關切。
但金融時報說,長遠而言,上述這些挫折只是對中國向全球施展“軟實力”造成一些不便而已。報道引述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梁錫光教授說,中國政府開始時的軟實力,講的是關於文化,例如京劇、雜技,“但當習近平上台之後,他與過去的領導完全不同,他說中國應該對我們的文化、發展道路、政治制度和理論應該有自信”。
據金融時報報道,統戰部的9個局及其工作範疇如下:
第1局:民主黨派局,專門協調中國8個非工黨的民主黨派,擬訂他們人大代表以及其他組織的名單。
第2局:少數民族與宗教局,工作範圍是中國55個少數民族,以防他們出現離異之心;同時確保中國所有的宗教都視中共為最高的權威。
第3局:港、澳、台以及海外聯絡局。
第4局:幹部局,這部局的工作不為外界熟悉,負責這個局的人員數目以及預算及花費模式,並不透明。
第5局:經濟局,專門針對一些被經濟起飛所遺忘及遺漏的一群國民和地區,培養和維繫他們對黨的忠誠度,在扶貧工作扮演重要角色,尤其在東北“老革命基地”地區。
第6局:非黨員及非黨員知識分子局,工作目標是要拉攏這一群人的人心。
第7局:西藏局,工作主要是打壓當地的分離主義以及削弱達賴喇嘛的影響力,並同時要說服全世界北京對西藏的經濟貢獻以及保存當地文化貢獻良多。
第8局:新社會階級工作局,工作對象是上世紀90年代經濟崛起所孕育出來的一群富裕階層。
第9局:新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