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国界记者组织(RSF)呼吁中国当局停止妨碍外籍记者的工作。日前中国的驻华外国记者协会(FCCC)公布调查报告显示,其成员受骚扰的情况急遽恶化。
遭到跟踪、逮补、殴打、威胁驱逐出境,或者向消息来源施压等情形,让外籍记者感到在中国工作愈发困难。在应答驻华外国记者协会调查的117名成员中,有40%的成员表示情况更加恶化,相较于去年的29%。
无国界记者组织东亚办事处执行长艾玮昂表示:“骚扰外国记者,跟着在他们发表不利于己的新闻时扮演受害者,并无助于中国政府改善形象。这样的行为令人震惊,这个政权用尽全力剥削来自民主政体记者的自由,以发展自己的国家宣传网络。”
拒发签证或官方许可
以不换发记者签证作为要胁,这种向外籍记者施压的手段不仅经典而且愈发常见,有15%的受访者表示曾遭到此威胁,是去年的三倍;6%表示他们曾直接受到驱逐出境的恐吓,这项比例也是三级跳。
每名外籍记者的头上都有驱逐出境的乌云罩顶,有时中国当局会实际执行这些命令。法国记者 Ursula Gauthier 因发布了一篇令当局不满的文章,在2015年底遭到驱逐。⟪纽约时报⟫和半岛电视台的记者亦曾在2012年被驱离,而多伦多⟪环球邮报⟫的记者则在2009年遭受此对待。
官方拒绝放行的情形亦日益增多。许多国际媒体龙头,包括BBC、⟪经济学人⟫、⟪金融时报⟫、⟪卫报⟫、⟪纽约时报⟫、日本的⟪读卖新闻⟫、⟪产经新闻⟫、法国⟪解放报⟫以及美国之音,都曾被以“场地有限”为由,遭拒于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之外,似乎是针对他们在报导中批评习近平主席所作出的惩罚。
媒体禁区
记者的行动自由亦被大大地限缩。曾去过新疆等敏感地带的受访者中,有四分之三表示,他们被允许前往的地区变得更少了。
如同北韩疆界一般,这个地区似乎有着“特殊限制”。去年八月⟪环球邮报⟫记者 Nathan VanderKlippe 去新疆采访时,他遭到拘留、讯问,并遭尾随至他下榻的饭店,他的笔记型电脑亦被没收12小时。
但类似的骚扰不再仅限于特殊地区,全中国各地的官员并无意愿让外籍记者自由工作。⟪华尔街日报⟫的记者 Josh Chin 表示:“警方及地方当局日渐频繁地要求媒体必须事先取得授权,才能进行采访工作。”
恐吓及暴力
两名韩籍记者在报导南韩总统访问北京时,遭到中国保安人员痛殴,此事说明中国政权对外籍记者缺乏思量。毫无意外地,在驻华外国记者协会调查报告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曾受到妨碍及骚扰,8%的人表示曾遭受肢体暴力。
2017年2月,BBC的新闻团队在湖南遭到几名拒绝透露身份的便衣男子搭话,他们粗暴地拉扯记者,并砸毁其录影设备。随后,在身着制服的警察及官员之监督下,这些记者们被迫签下“行为造成不良影响”以及企图进行“非法采访”的自白书。
在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去年七月辞世后不久,中国当局阻止外国媒体进入他被拘禁的医院。美国之音的记者Yibing Fengand及助理Ai Lun遭到便衣刑警激烈推挤,他们的器材设备亦受到毁损。
向消息来源施压
外籍记者近来发现一种更加阴险的施压方法:骚扰他们的消息来源或提供后勤协助的人员。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联络人曾受到骚扰、拘留或传讯。
BBC新闻记者 Kathy Long 表示:“在偏远地区拍摄时,当地居民收到警告,要他们避免和我们交谈,甚至被交代不要提供我们食宿。”她补充道:“有些公司提供我们政治朝圣景点的摄影设备,但随后在政府或地方当局的施压下撤回了协助。”
即使没有官方指示,因为害怕受到制裁,越来越少中国人愿意与国外媒体合作。1997年即在中国从事新闻工作的法新社北京办公室负责人 Patrick Baert 表示:“要与中国当局联系,并找到能说且敢说的人,实是难上加难。”
中国在无国界记者组织新闻自由指数中,排名敬陪末座,于180个国家中排名第176。